真的不忍心告訴你,這個世界只是一個夢。
你一輩子執著的子女,只是你的一個緣。你一輩子放不下的家庭,只是你生命裡的一個驛站。你所追逐的感情和名利只是一個自我意識的幻影。夢醒時分,空空如也。滿世界都是你的,整個世界又都是空的。
大寶法王——噶瑪巴千諾
這個世界只是一個夢,你會相信嗎?
也許年老的人或者面臨死亡那一刻的人才會相信。
也許年老的人或者面臨死亡那一刻的人才會相信。
很不忍心告訴你,這個世界只是一個夢;
很不忍心告訴你,這個世界不真實;
很不忍心告訴你,這個人生很無常;
很不忍心告訴你,這個家庭是因緣暫聚。
很不忍心告訴你,這個世界不真實;
很不忍心告訴你,這個人生很無常;
很不忍心告訴你,這個家庭是因緣暫聚。
當你一生默默無聞、幾十年如一日、無怨無悔地為整個家庭付出的時候,為了兒女操碎心的時候,為了不孝子氣得神經衰弱、日夜失眠的時候。
我很想告訴你,這個世界是假的,不必太執著。
可是你不相信,你的認識範圍也達不到使你相信和解脫煩惱的程度。
所以,我不說了,也不勸你了,在岸邊看著你在苦海裡掙扎和沉浮。
也許,在你心裡認為我很無情,其實你所有的痛苦,我都有感受,只是無能為力,只有選擇默然觀看的態度。
也許,在你心裡認為我很無情,其實你所有的痛苦,我都有感受,只是無能為力,只有選擇默然觀看的態度。
我想大多數人都沒有福報聽聞到佛法,也沒有智慧領悟到空性,就在這個不真實的世界裡演繹她們的一生,喜怒哀樂、生離死別、愛恨情仇,我何必去多言呢。
她有她的執著,她有她的認識,她有她的夢想和追求,她有她的世界和幸福的概念。
真的不忍心告訴她,這個世界只是一個夢。
你一輩子執著的子女,只是你的一個緣;
你一輩子放不下的家庭,只是你生命裡的一個驛站;
你所追逐的感情和名利只是一個自我意識的幻影。
你一輩子放不下的家庭,只是你生命裡的一個驛站;
你所追逐的感情和名利只是一個自我意識的幻影。
夢醒時分空空如也,滿世界都是你,而整個世界又都是空的。
夢醒了就會殘酷地面對六道輪迴,沒有幾人能當下承擔和相信,寧願選擇繼續在夢裡迷茫。
如果,有一天你知道自己快要死了,此時回頭再看這一生,感悟是什麼?
或許,這次你真的相信佛說的「一切有為法,如夢幻泡影,如露亦如電,應作如是觀。」
人生就像一場電影,有跌宕起伏,有風平浪靜,有陽光燦爛,有暴風驟雨......
而讓我們的心也生起了愛恨喜怒,隨境而生,隨境而滅。最後傻傻地發現,我們當了一輩子的演員,隨劇情而表演,從來沒有做過真正的我。
如果,這一刻你終於明白了什麼才是真正的我,那麼你還會那麼執著?
一定要自己的孩子考得最好、學得最好;
一定要自己幹得最好、業績要最棒;
一定要自己住得比人高檔、穿得比人漂亮、吃得比人豐富、出行也比人奢侈;別人傷了你, 一定要以牙還牙.....
一定要自己幹得最好、業績要最棒;
一定要自己住得比人高檔、穿得比人漂亮、吃得比人豐富、出行也比人奢侈;別人傷了你, 一定要以牙還牙.....
終於明白那些都不是最重要的,執著它們一生,它們就這麼折磨你一生,你一生的追求不外如是,什麼也帶不走,卻累了苦了自己一輩子。
甚至你最愛的人,你也不能帶著他們走。
唯有隨緣,「應如是生清淨心,不應住色生心,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,應無所住而生其心。」
今天愛你疼你恨你傷你怨你折磨你的人和境,該來的讓它們來,該去的就讓它們去。
不去執著、不去牽掛,心靜下來,你才知道你還是你,你沒有被它們牽著走,這樣你才做回了一個真正的你。
這樣的人生會無憾,這樣的人生才無悔。
甚至到了最後一刻,死亡對你來說也是一種境界,隨緣而去,放心而去。
可是,你真的能明白嗎?
明白了能放下嗎?
或者等你明白的時候是否已經太遲了呢?
明白了能放下嗎?
或者等你明白的時候是否已經太遲了呢?
我唯有默默地祈禱。阿彌陀佛。



![相片:[转载]【耶穌的禪意】你做什么,与觉醒无关
(通灵信息~仅供参考~)
问:过去一年里,我一直在挣扎是不是该继续做我的义工,同时,我心中又有一个声音在说,我不应该如此轻易地放弃,应该有始有终。如果我辞去义工,那会不会有一个真空,那么宇宙会填补这个真空吗?
答:让我告诉你两件事。首先,我要消除环绕著以下这个老问题的许多谜团。这问题就是,“我现在该做什么?我现在可以做点什么事,好让我能更快地认识到、体验到我内在的安宁,并最终发现、记起真我呢?”。我要告诉你,你具体做什么事,对你的觉醒并不重要。真的,它毫无关系。请记住我说的,好好想一想。
你做什么事不重要。重要的是,你为什么要做它?
让我们再次回到之前提到很多次的原则:在你的世界里,任何一刻的经历,只会是反射、展现你那一刻的思维过程。如果你选择参与任何义工性质的理事会,那就做吧。做的时候,问一问自己,为什么我在这里?你希望在这个工作中发现些什么?你想从中学到些什么?
不管是怎样的选择,都让它成为一个有价值的功课。具体的任务不重要,你为什么要做它,才是关键。当你越来越能体会到这句话的真意,你会发现,你其实可以选任何事情去做,或者什么都不做,结果都是一样的。
不过再一次,我建议你不要去批评自己,或者去比较这个灵修方法是不是比另一个更高。活在当下的每一刻,敬重、荣耀当下的每一刻。不要去批评,或者排斥任何进入你头脑的念头、迎面而来的挑战、正面或负面的体验。冷静地看著它,请求圣灵帮助你明白为什么它会出现在你面前。你可以选择任何情况来帮助你了解、学习你所选择的任何课程;你也可以选择任何情况,只因为你想体验它。
我可以告诉你,此时你做的选择,是基於你自己的一种观念,即通过改变你周围的环境,你会为自己,为别人带来更好的世界。单纯从动机上看,这是值得称赞的。如果把它当成一种学习的途径,它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,因为你是在期望外在的事件给你答案,而不是向内找到答案后,通过外在的事件来证明答案。你看,这中间有非常细微的差别。前者呢,你将注意力放在外面的事情上,以为它们就是答案,而后者呢,你将注意力朝内看,明白你自己就是答案。不管是哪一种方式,外面的事情还是一样。
有多少次,我们说到世界并没有改变;要改的是你对世界的看法。那你的看法如何改变呢?先改变你对自己的看法,那你对世界的看法自然就会变,你看出去的世界也就变了。你看到的世界,没有哪件事不是在反射你思维的结果。
心态的转变,将直接影响你的体验。让我直截了当地回答你的问题,你必须与你所寻求的东西更加和谐一致。要主动去问,多问。只有在问的过程中,你才会有意识地将注意力转向你要追求的答案上。我之前提过很多次,许多问题早已回答了,但你们没有听到。你不会听到答案,除非你打开头脑去接受它。你要先确定清楚,你究竟希望知道些什么,这样头脑才会去准备接受到答案。
这个时候,你的我执会很快画地为牢,先给答案设定范围。它是根据你过去对这些经历的看法,来设定接受的范围;当然,这些限制,正是你想突破的。我对你的唯一建议就是,打开心胸,接受来到你面前的任何答案,不管它与你之前所知道的有多么的不同。
我给你一点提示。许多次,你都在怀疑自己是不是接收到了正确的答案,你问完一个问题,就会不确定地说,“这是我听到的答案吗?”你会怀疑这会不会又是我执的一个诡计,还是你确实听到了真我的回答。要想区分它们之间的不同,问一问自己,“在这个答案中,我是不是变得更有爱心?我的心是不是更加安宁?在这里面,我感受到喜悦了吗?”事实上,这三个问题,都是相通的,只是一个问题。基於以上这些标准,你就可以判断答案是来自於你那完整的真我,还是你局限的小我。](https://fbcdn-sphotos-f-a.akamaihd.net/hphotos-ak-prn2/t1/p370x247/1653622_736521763026294_852966357_n.jpg)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