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聖嚴法師開示精選】法食 ~
今天已經是禪七的第五天了,但還是有些人不清楚默照的方法,原因可能很多,第一個是老師解釋不清。第二個是學員們 —該怎麼說呢?——因為剛開始修行而沒有頭緒。不管原因如何,這個方法對有些人來說依然不清楚,所以我要複習。如果明天還有人不清楚,我就再複習一遍。如果禪七結束後仍然不清楚,請來參加下次的禪七,再聽我說一遍。〔眾人笑〕
我有大決心要讓你們所有人都清楚這個方法。有一次我在日本,肚子很餓,試著用我有限的日文把這個想法告訴一位日本紳士。我一直指著我的肚子,說:「餓,餓!」他一直說:「 Resutoran ni iku」。我聽不懂,於是一直說:「餓,餓!」,而他也一直說:「 Resutoran ni iku」。我終於了解他所說的跟我的餓有點關係,後來才發現他說的是「去飯店」。〔眾人笑〕因此你來禪七時對我說:「我渴求佛法,渴求佛法。」而我一直說:「你就在這裡吃吧,不必去飯店。」〔眾人笑〕希望有一天你們都會明白我供養給你們的法食就是要你們吃的。
因此,讓我再次供養你們法食。首先,從頭到腳放鬆,一個部位一個部位,放鬆你臉部的肌肉,雙眼,雙頰,然後往下放鬆你的脖子,雙肩,兩臂,胸部,小腹,背部;一路向下放鬆。如果第一遍掃過時無法放鬆全身,那就再做一遍,直到全身都放鬆。如果有地方就是無法放鬆,那就放過,直到覺得自己更放鬆時再回到那裡。要放鬆就必須能真正感受到身體,一個部位一個部位,然後放鬆那個部位。有些人總會下意識地緊張,而要命令身體的部位放鬆。如果現在不能放鬆,待會再回到那個部位。
放鬆後,你就能以只管打坐來進入修行。「只管打坐」字面上的意思就是「只專心於打坐」。你們有些人熟悉於日本說法的「只管打坐」,那帶有「只管自己的事」的意思。什麼事呢?也就是注意自己只是在打坐這件事。至少你該清楚自己是在打坐。「意識到自己只在打坐」,也就是知道你的身體坐在那裡。這並不是指要留意身體的特定部位,或涉入特殊的感受。相反地,你的全身,整個人都坐在那裡。留意到自己坐在那裡只不過是知道並體驗到全身都坐在那裡。
當然,我們無法體驗全身。其實,我們通常並無法體會到身體大多數的部位,尤其內在的器官。這並不是感知身體部位的遊戲,而是要知道你的全身坐在那裡。這意味著知道自己整個身體,感受到你的整個身體坐在那裡。你怎麼知道 全身坐在那裡呢?你能感受到的身體的那些部位——四肢、臀部、頭部、皮膚、雙眼等等——告訴你自己坐在那裡。你「感受」自己坐在那裡,因此就「接受」和「承認」那個—要「知覺」那個,「其他一切都不管」。當你注意到自己在打坐,知道自己的身體在打坐,不要理會身體出現的特殊感受。相反地,告訴自己,那很好,你(身體那個部位)想怎麼樣就怎麼樣,而我就只管自己在打坐,這樣就不會受任何特殊的感受、痛苦或不適影響,而只是「知道」你的身體在打坐。
進一步說,不要重複類似這樣的字眼:「我坐在這裡,知道自己坐在這裡。」不需要有語言或文字。只有兩個原則:第一,清楚地知道你坐在那裡;第二,覺知你整個身體在打坐。不要涉入身體的特殊感受,不受其影響,就是默;知道你的身體在打坐,就是照。能做到這樣,就進入這種修行的第一個階段。
如果你能維持這樣,覺知自己的身體坐在那裡,而沒有其他感受,就能在適當時機發展出對環境更敏銳的覺知。那可能是因為你整個身體的感受逐漸降低,或者身體已經停止成為負擔,或者已經變成非常細微,以致身體似乎不存在。你覺知的範圍逐漸擴展,能併入環境並認知環境。
這就是把環境當成你的身體在打坐的階段。你依然清楚地維持知道的原則以及整體的原則。不要涉入任何刺激你感 官的聲音、形狀或事件。相反地,要了解並且知道這一切都只不過是你環境的一部分,就像你的身體是環境的一部分。因此,只要保持覺知整個環境,而不集中於特定部分,把那當作你整個人坐在那裡一樣,而環境也只是你坐在那裡。
如果沒達到與環境合一的階段,只要能清楚覺知你的身體坐在那裡,那也不錯。但如果你與環境合而為一,就把它看作你的身體在那裡打坐,就是那麼簡單。不牽涉到內在環境,也不為外界環境影響,就是默;清楚知道環境,就是照。不管是哪一種情況,如果你達到很平靜、安穩的狀態,沒有許多妄念,相當能處於當下,就能把當下也放下。念頭不駐留在過去,也不投射到未來,你就能只是清楚地維持純粹的覺照。在這個狀態中,可能你不知覺到身體或環境,只是停留在這種清楚的覺照。你知道身體依然在那裡,環境依然在那裡,但不再觀照身體或環境,只是保持捨的狀態:這就是觀空,也就是中道觀。
觀空時,你的時間體驗也會改變。很短暫的時間可能感覺很漫長,很漫長的時間可能感覺只像一瞬間。當很短暫的時間感覺很漫長時,這顯示你很用功地觀空,很用心於方法上。當很漫長的時間感覺只像一瞬間時,這顯示你進入了類似三昧的狀態,時間已經不存在。你可能坐在那裡幾小時、甚至幾天之久,卻覺得只像一瞬間。
今晚就講到這裡。在這次禪七之前,我的胃受風寒,昨天風寒進到我的喉嚨,我在跟你們講話時,頭很痛。如果我待在這個冰冷的禪堂,受寒的情況可能更嚴重。明、後兩天我會來開示,其他時間就試著保持點距離,這叫做隨順因緣。〔眾人笑〕。誰的因緣呢?你們的因緣。〔眾人笑〕即使我沒顯露出自己生病,但我的頭和喉嚨都很痛。這只是我身體的情況,和你我都沒有關係。該我出現時,我就一定會出現。你們需要我時,我也會出現。
◎摘自《無法之法:聖嚴法師默照禪法旨要》
http://www.ddc.com.tw/PrtShow.asp?Series=8&ClassType=1&CommId=3085#5
今天已經是禪七的第五天了,但還是有些人不清楚默照的方法,原因可能很多,第一個是老師解釋不清。第二個是學員們 —該怎麼說呢?——因為剛開始修行而沒有頭緒。不管原因如何,這個方法對有些人來說依然不清楚,所以我要複習。如果明天還有人不清楚,我就再複習一遍。如果禪七結束後仍然不清楚,請來參加下次的禪七,再聽我說一遍。〔眾人笑〕
我有大決心要讓你們所有人都清楚這個方法。有一次我在日本,肚子很餓,試著用我有限的日文把這個想法告訴一位日本紳士。我一直指著我的肚子,說:「餓,餓!」他一直說:「 Resutoran ni iku」。我聽不懂,於是一直說:「餓,餓!」,而他也一直說:「 Resutoran ni iku」。我終於了解他所說的跟我的餓有點關係,後來才發現他說的是「去飯店」。〔眾人笑〕因此你來禪七時對我說:「我渴求佛法,渴求佛法。」而我一直說:「你就在這裡吃吧,不必去飯店。」〔眾人笑〕希望有一天你們都會明白我供養給你們的法食就是要你們吃的。
因此,讓我再次供養你們法食。首先,從頭到腳放鬆,一個部位一個部位,放鬆你臉部的肌肉,雙眼,雙頰,然後往下放鬆你的脖子,雙肩,兩臂,胸部,小腹,背部;一路向下放鬆。如果第一遍掃過時無法放鬆全身,那就再做一遍,直到全身都放鬆。如果有地方就是無法放鬆,那就放過,直到覺得自己更放鬆時再回到那裡。要放鬆就必須能真正感受到身體,一個部位一個部位,然後放鬆那個部位。有些人總會下意識地緊張,而要命令身體的部位放鬆。如果現在不能放鬆,待會再回到那個部位。
放鬆後,你就能以只管打坐來進入修行。「只管打坐」字面上的意思就是「只專心於打坐」。你們有些人熟悉於日本說法的「只管打坐」,那帶有「只管自己的事」的意思。什麼事呢?也就是注意自己只是在打坐這件事。至少你該清楚自己是在打坐。「意識到自己只在打坐」,也就是知道你的身體坐在那裡。這並不是指要留意身體的特定部位,或涉入特殊的感受。相反地,你的全身,整個人都坐在那裡。留意到自己坐在那裡只不過是知道並體驗到全身都坐在那裡。
當然,我們無法體驗全身。其實,我們通常並無法體會到身體大多數的部位,尤其內在的器官。這並不是感知身體部位的遊戲,而是要知道你的全身坐在那裡。這意味著知道自己整個身體,感受到你的整個身體坐在那裡。你怎麼知道 全身坐在那裡呢?你能感受到的身體的那些部位——四肢、臀部、頭部、皮膚、雙眼等等——告訴你自己坐在那裡。你「感受」自己坐在那裡,因此就「接受」和「承認」那個—要「知覺」那個,「其他一切都不管」。當你注意到自己在打坐,知道自己的身體在打坐,不要理會身體出現的特殊感受。相反地,告訴自己,那很好,你(身體那個部位)想怎麼樣就怎麼樣,而我就只管自己在打坐,這樣就不會受任何特殊的感受、痛苦或不適影響,而只是「知道」你的身體在打坐。
進一步說,不要重複類似這樣的字眼:「我坐在這裡,知道自己坐在這裡。」不需要有語言或文字。只有兩個原則:第一,清楚地知道你坐在那裡;第二,覺知你整個身體在打坐。不要涉入身體的特殊感受,不受其影響,就是默;知道你的身體在打坐,就是照。能做到這樣,就進入這種修行的第一個階段。
如果你能維持這樣,覺知自己的身體坐在那裡,而沒有其他感受,就能在適當時機發展出對環境更敏銳的覺知。那可能是因為你整個身體的感受逐漸降低,或者身體已經停止成為負擔,或者已經變成非常細微,以致身體似乎不存在。你覺知的範圍逐漸擴展,能併入環境並認知環境。
這就是把環境當成你的身體在打坐的階段。你依然清楚地維持知道的原則以及整體的原則。不要涉入任何刺激你感 官的聲音、形狀或事件。相反地,要了解並且知道這一切都只不過是你環境的一部分,就像你的身體是環境的一部分。因此,只要保持覺知整個環境,而不集中於特定部分,把那當作你整個人坐在那裡一樣,而環境也只是你坐在那裡。
如果沒達到與環境合一的階段,只要能清楚覺知你的身體坐在那裡,那也不錯。但如果你與環境合而為一,就把它看作你的身體在那裡打坐,就是那麼簡單。不牽涉到內在環境,也不為外界環境影響,就是默;清楚知道環境,就是照。不管是哪一種情況,如果你達到很平靜、安穩的狀態,沒有許多妄念,相當能處於當下,就能把當下也放下。念頭不駐留在過去,也不投射到未來,你就能只是清楚地維持純粹的覺照。在這個狀態中,可能你不知覺到身體或環境,只是停留在這種清楚的覺照。你知道身體依然在那裡,環境依然在那裡,但不再觀照身體或環境,只是保持捨的狀態:這就是觀空,也就是中道觀。
觀空時,你的時間體驗也會改變。很短暫的時間可能感覺很漫長,很漫長的時間可能感覺只像一瞬間。當很短暫的時間感覺很漫長時,這顯示你很用功地觀空,很用心於方法上。當很漫長的時間感覺只像一瞬間時,這顯示你進入了類似三昧的狀態,時間已經不存在。你可能坐在那裡幾小時、甚至幾天之久,卻覺得只像一瞬間。
今晚就講到這裡。在這次禪七之前,我的胃受風寒,昨天風寒進到我的喉嚨,我在跟你們講話時,頭很痛。如果我待在這個冰冷的禪堂,受寒的情況可能更嚴重。明、後兩天我會來開示,其他時間就試著保持點距離,這叫做隨順因緣。〔眾人笑〕。誰的因緣呢?你們的因緣。〔眾人笑〕即使我沒顯露出自己生病,但我的頭和喉嚨都很痛。這只是我身體的情況,和你我都沒有關係。該我出現時,我就一定會出現。你們需要我時,我也會出現。
◎摘自《無法之法:聖嚴法師默照禪法旨要》
http://www.ddc.com.tw/PrtShow.asp?Series=8&ClassType=1&CommId=3085#5
人的外表或許可以靠打扮裝飾,可是醜陋的心態卻難以偽裝
聖嚴法師--
在佛經裡,「忍辱」的意涵是很豐富的;挫折、打擊固然要 忍,成功與歡樂也要忍;逆來受,順來也要受。但是,所謂 「受」,並不是被動的接受認可,而是以積極主動的態度, 把境遇轉化超越,讓自己從中得到學習成長的機會。一般人 受到冤屈挫折,心理上總是忿忿不平;然而,正因為忿恨難 消,痛苦煎熬也如影隨形、揮之不去。如果藉著面對打擊來 鍛鍊自己的心性品格,甚至把打擊你的人看成來度化你的菩 薩,謝謝他給你試煉自己、提昇自己的機會,心裡沒有怨恨 ,自然不會感到痛苦。
聖嚴法師一
佛法教導我們時時觀察自己微細的念頭,不要被自己蒙蔽,不論外在 的境界如何變化,情緒都不會受到牽動,那麼,就可以斷除煩惱了。
聖嚴法師一
很多人跟我抱怨,說自己吃素念佛、熱心助人,家裡還是照樣發生不 幸的事故,於是就認為吃素、念佛、做善事都沒有用。凡夫被自身的 遭遇所苦,信心就會退轉;大修行者可以放下自我,不被煩惱所障。 我們學佛,就是要學習佛的智慧,清楚辨知煩惱的緣起,面對它、接 受它、處理它、放下它。佛法很容易,說來說去都是這些道理,只要 老老實實去做就行了。
聖嚴法師--
一般人或剛學佛的人不易到這個程度,但在生活之中多保持一份寧靜 的心,多保持一份向內看的心,就會少一點被外境困擾的可能。我常 告訴人,如果煩惱當前、逆境當道,要向內看自己的念頭,不要看對 方的情況;或者注意呼吸出入的感覺,不要注意使你煩惱的現象,否 則煩惱不易平伏。這實際上就是禪的力量,也是一種定的方法,可使 煩惱減輕。
聖嚴法師--
人格的健全,需要用發菩提心來培養,不為自己求安樂,但願眾生得 離苦;自身未度先度人,便是菩薩初發心。禪修者先當捨除自私自利 的心,才能放下貪瞋癡慢的心;煩惱心越薄,菩提心越重,開悟見性 的可能性越高。
菩薩初發菩提心,當以四弘誓願為起點:願度一切眾生,願斷一切煩 惱,願學一切佛法,願成無上佛道。以佛法來度眾生是慈悲心增上, 以佛法來斷煩惱,是智慧心增上,悲智雙運至福慧圓滿,便成無上的 正等正覺。佛是人格的完成者,人成即佛成,故成佛之前,先要建立 健全的人格。禪修者當藉佛的智慧,學習佛的慈悲,以關懷眾生來建 立自我的立場,再放下自我,才能悟見佛性。
聖嚴法師--
修習禪定能讓我們的心念集中、統一,而得到失卻身體負擔的定樂,能夠免除享受欲樂所帶來的後遺症。在定中的人心無所寄,如果一定要說有所寄的話,也是寄於「一念心」上。因為寄於一念心上,所以心能夠安定下來,內心世界非常穩定,根本不需要再向外求取寄託,就不會再受外在環境所動搖了。
聖嚴法師一
如果衝突、對立的兩個人,其中有一方換個位置,那麼再看待對方時,對方也會改變。因為你把位置改變了,於是關係改變了,這個人也跟著變了。
有些人可能會誤解,認為只要接受現狀就好了,反正「我就是這樣子嘛」!這樣的語氣有點自暴自棄,其實這不是真正地接納自己,這也不是放下,而是放棄。「放棄」裡頭並沒有轉化,「放下」裡頭才有。
當轉化發生時,人們會發現自己是個有缺點、也有優點的人,當這個有優、缺點的人發現自己還要在世上活下去時,擁有孤獨的良機就出現了。他如果能自我肯定,接受自己不是十全十美的人,如果能善用自己的生命歷程,以彰顯他活在世上的道理,這麼一來,周圍的結緣都變成善的了!因為心變了,對緣分的看法也變了,所以惡緣都能轉成善緣。
【聖嚴法師開示精選】「因緣」就是自然現象 在佛法的修行方法中,有一種「因緣觀」,能幫助我們轉變觀念、破除執著,做出正確的決定,避免被七情六欲所困。 當我們面對各種誘惑或刺激時,無論產生的感受是痛苦或快樂,都要馬上想到,這些境界以及伴隨而來的感覺,只不過是物質彼此接觸後所產生的一種效果,並非真實的存在。例如,當我們看到一朵花時,不要立刻判斷自己喜不喜歡它,因為花僅是花而已,要將它獨立在所有價值判斷之外,才不會產生誘惑、刺激的問題。可是如果我們賦予它價值判斷,當「美」的念頭出現後,心想:「這個顏色好美!我從來沒有看過這麼美的花!」單純的物質現象就變成誘惑,因為有了「喜歡」的念頭,就會想將它據為己有,一連串的煩惱就會接連而來。所以,當我們看到一朵花時,念頭就要止於「這是一朵花」,而不要有好惡的分別。 有時我們以為自己喜歡某些事物,事實上卻不一定真的如此。有一年春天我到英國旅行,看見路旁花團錦簇,我覺得這樣的景色很美、很有意思,但是看多了以後,就漸漸覺得不稀奇,也就視而不見了!等我到達禪修道場後,那是一個乾乾淨淨的地方,只有草、沒有花,所以當有人摘了幾朵花插在瓶子裡、放在餐桌上時,我又注意到花了。於是我心想:「我究竟喜不喜歡花呢?」然後我再看看它,瞭解到其實並沒有所謂的喜不喜歡,從因緣的角度來看,花就只是花,除此之外,沒有什麼特別的意義。 任何事物都是因緣所構成,有因、有緣,當各方面條件聚合之後就會發生;當因緣不具足時,自然就消散了。一朵花也是如此,當它漸漸枯萎之後,就會被當成垃圾丟掉,此時已經沒有美不美的問題,只是一種自然現象而已。《紅樓夢》裡的林黛玉,把自己的生命和花朵聯想在一起,因為有這種聯想,所以產生了煩惱與執著。當她看到花朵掉落在地上,就會觸景傷情,覺得花朵好可憐。相反地,如果能夠獨立看待這些自然現象,花開時就是開,花落時就是落,知道一切都是因緣,就不會產生煩惱。 所以,聚是因緣、散也是因緣,所有的一切無論好壞,都是因緣。只要從因緣的角度來看待,世界上就沒有任何事物能夠讓我們產生煩惱、執著而感到痛苦了,當然,這是需要不斷地練習。例如,當我們看到了自己很喜愛,但並不是很需要的東西時,馬上用因緣觀來看,心想這個東西原本就是這樣,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意義,我現在也不需要它,如此便不會受誘惑了。 當我們能夠分清楚自己和外在事物之間的主客關係,不讓自己與它產生關聯性的想像,就不會有太多的執著。走進百貨公司時,看到很多美麗的服裝以及化妝品,但是我既不能穿、也不能用,所以它們和我沒有關係,既然和自己沒有關係,就沒有誘惑的問題。 分得清楚「沒有關係」和「有關係」就是因緣觀,但有些人不明白這個道理,有時只是覺得好玩,就想把自己不需要的東西帶回家。例如,有些人覺得飛機上的雜誌不錯,就把它帶回家,但帶回家之後卻不一定有時間閱讀。或是逛書店時,看到每一本書都喜歡,結果買了一大堆書回家,往書架上一放,從此就不聞不問。 一本書要從頭到尾看完才算是真正擁有,否則買再多書也都和你「沒有關係」。但我們總習慣向外攀緣,看到任何美好、漂亮的事物就想擁有,才會造成這麼多苦惱。因此,唯有明白因緣的道理,分清楚自己和外在事物之間的關係,才能讓我們免除誘惑及七情六欲所帶來的痛苦。 -----本文摘自《 真正的快樂 》
s聖嚴法師一
在佛經裡,「忍辱」的意涵是很豐富的;挫折、打擊固然要
聖嚴法師一
佛法教導我們時時觀察自己微細的念頭,不要被自己蒙蔽,不論外在
聖嚴法師一
很多人跟我抱怨,說自己吃素念佛、熱心助人,家裡還是照樣發生不
聖嚴法師--
一般人或剛學佛的人不易到這個程度,但在生活之中多保持一份寧靜
聖嚴法師--
人格的健全,需要用發菩提心來培養,不為自己求安樂,但願眾生得
菩薩初發菩提心,當以四弘誓願為起點:願度一切眾生,願斷一切煩
聖嚴法師--
修習禪定能讓我們的心念集中、統一,而得到失卻身體負擔的定樂,能夠免除享受欲樂所帶來的後遺症。在定中的人心無所寄,如果一定要說有所寄的話,也是寄於「一念心」上。因為寄於一念心上,所以心能夠安定下來,內心世界非常穩定,根本不需要再向外求取寄託,就不會再受外在環境所動搖了。
聖嚴法師一
如果衝突、對立的兩個人,其中有一方換個位置,那麼再看待對方時,對方也會改變。因為你把位置改變了,於是關係改變了,這個人也跟著變了。
有些人可能會誤解,認為只要接受現狀就好了,反正「我就是這樣子嘛」!這樣的語氣有點自暴自棄,其實這不是真正地接納自己,這也不是放下,而是放棄。「放棄」裡頭並沒有轉化,「放下」裡頭才有。
當轉化發生時,人們會發現自己是個有缺點、也有優點的人,當這個有優、缺點的人發現自己還要在世上活下去時,擁有孤獨的良機就出現了。他如果能自我肯定,接受自己不是十全十美的人,如果能善用自己的生命歷程,以彰顯他活在世上的道理,這麼一來,周圍的結緣都變成善的了!因為心變了,對緣分的看法也變了,所以惡緣都能轉成善緣。
【聖嚴法師開示精選】「因緣」就是自然現象 在佛法的修行方法中,有一種「因緣觀」,能幫助我們轉變觀念、破除執著,做出正確的決定,避免被七情六欲所困。 當我們面對各種誘惑或刺激時,無論產生的感受是痛苦或快樂,都要馬上想到,這些境界以及伴隨而來的感覺,只不過是物質彼此接觸後所產生的一種效果,並非真實的存在。例如,當我們看到一朵花時,不要立刻判斷自己喜不喜歡它,因為花僅是花而已,要將它獨立在所有價值判斷之外,才不會產生誘惑、刺激的問題。可是如果我們賦予它價值判斷,當「美」的念頭出現後,心想:「這個顏色好美!我從來沒有看過這麼美的花!」單純的物質現象就變成誘惑,因為有了「喜歡」的念頭,就會想將它據為己有,一連串的煩惱就會接連而來。所以,當我們看到一朵花時,念頭就要止於「這是一朵花」,而不要有好惡的分別。 有時我們以為自己喜歡某些事物,事實上卻不一定真的如此。有一年春天我到英國旅行,看見路旁花團錦簇,我覺得這樣的景色很美、很有意思,但是看多了以後,就漸漸覺得不稀奇,也就視而不見了!等我到達禪修道場後,那是一個乾乾淨淨的地方,只有草、沒有花,所以當有人摘了幾朵花插在瓶子裡、放在餐桌上時,我又注意到花了。於是我心想:「我究竟喜不喜歡花呢?」然後我再看看它,瞭解到其實並沒有所謂的喜不喜歡,從因緣的角度來看,花就只是花,除此之外,沒有什麼特別的意義。 任何事物都是因緣所構成,有因、有緣,當各方面條件聚合之後就會發生;當因緣不具足時,自然就消散了。一朵花也是如此,當它漸漸枯萎之後,就會被當成垃圾丟掉,此時已經沒有美不美的問題,只是一種自然現象而已。《紅樓夢》裡的林黛玉,把自己的生命和花朵聯想在一起,因為有這種聯想,所以產生了煩惱與執著。當她看到花朵掉落在地上,就會觸景傷情,覺得花朵好可憐。相反地,如果能夠獨立看待這些自然現象,花開時就是開,花落時就是落,知道一切都是因緣,就不會產生煩惱。 所以,聚是因緣、散也是因緣,所有的一切無論好壞,都是因緣。只要從因緣的角度來看待,世界上就沒有任何事物能夠讓我們產生煩惱、執著而感到痛苦了,當然,這是需要不斷地練習。例如,當我們看到了自己很喜愛,但並不是很需要的東西時,馬上用因緣觀來看,心想這個東西原本就是這樣,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意義,我現在也不需要它,如此便不會受誘惑了。 當我們能夠分清楚自己和外在事物之間的主客關係,不讓自己與它產生關聯性的想像,就不會有太多的執著。走進百貨公司時,看到很多美麗的服裝以及化妝品,但是我既不能穿、也不能用,所以它們和我沒有關係,既然和自己沒有關係,就沒有誘惑的問題。 分得清楚「沒有關係」和「有關係」就是因緣觀,但有些人不明白這個道理,有時只是覺得好玩,就想把自己不需要的東西帶回家。例如,有些人覺得飛機上的雜誌不錯,就把它帶回家,但帶回家之後卻不一定有時間閱讀。或是逛書店時,看到每一本書都喜歡,結果買了一大堆書回家,往書架上一放,從此就不聞不問。 一本書要從頭到尾看完才算是真正擁有,否則買再多書也都和你「沒有關係」。但我們總習慣向外攀緣,看到任何美好、漂亮的事物就想擁有,才會造成這麼多苦惱。因此,唯有明白因緣的道理,分清楚自己和外在事物之間的關係,才能讓我們免除誘惑及七情六欲所帶來的痛苦。 -----本文摘自《 真正的快樂 》
s聖嚴法師一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oftenvow如何才能夠離苦得樂?首先是停止一切惡因,亦即不造諸惡,然後是坦然受報,自己在受報受苦的同時,也要救苦救難。即使人家讓我們受苦,非但不以為忤,反而要為他設想,替他謀福,這就是菩薩精神。如果能行菩薩道,雖然自己受苦、受委屈,也不會認為不公平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